在後篇中,會詳細分析和測試 IER-M7、IER-M9 及 IER-Z1R 三款耳機,並會有 Sony產品設計部音響工程師「桑原英二」先生分享開發 IER-M7 、 IER-M9 及 IER-Z1R 的理念,希望大家看完「後篇」,會對Sony三隻全新Hi-Res耳機有更全面的認識。而且配合「前篇」的心法將您購入的珍貴耳機潛能盡情發放,不要浪費了這幾件好耳機呀。
音樂級『黑騎士 – Sony IER-M7』
Sony IER-M7是4動鐵單元入耳式耳機,分別是一個高頻、兩個中頻和一個低頻。此機專為音樂人而設計,精確的聲音傳輸加上穩妥貼服的佩戴感,讓歌手精準完美地監聽自己表現。
優化外殼設計 佩戴穩妥
外型上,有著高階耳機的質感和品牌一向的型格美學,外殼經過優化設計,可確保佩戴穩妥,為各種耳形的使用者提供緊密貼合的佩戴體驗。內部使用了整合式鎂內殼,動鐵單元穩固地放置,有助消除震動,保持聲音清脆,準確捕捉聲音細節。雖然此機比旗艦型號平一大截,但構造絕不馬虎,利用音響級薄膜電容器減少音效失真,更可呈現微小細節。聲頻導管採用黃銅材質,配合優化的音頻路徑,可降低頻率中的峰值或谷值,提供精準的監聽音效。
此機阻抗是24 Ohms,頻率響應是5Hz至40kHz,靈敏度是103dB。線材用上MMCX可換線設計,隨機附送1.2米鍍銀OFC平衡4.4mm及3.5mm接線各一條,而IER-M9附送1.2米鍍銀OFC平衡4.4mm及3.5mm接線各一條,並提供6款三重舒適耳塞與7款混合式耳塞,以配合不同耳孔大小的用家。
監聽級『黑武士 – Sony IER-M9』
Sony IER-M9 專為錄音室、舞台等專業人士而設的監聽耳機,調音部份亦會以原音釋出為主,希望能準確監聽每個音調細微差異需求。耳機採用5個動鐵單元,特別增加一組處理超高頻的超高音單元,有效重現清脆的高音、自然音調以及演奏中的細膩情感。
特製 T 型結構設計超高音單元
超高音單元使用高剛性的鎂合金振膜,在端子部分鍍金防止氧化,鍍銀的銅線音圈有助增加傳導性,並可增強對超高音單元的動力。過去品牌的耳機,動鐵單元內部均採用U型結構設計,而新一代的動鐵式驅動單元系統則採 T型結構設計,具有垂直震動傳遞線性頻率響應的特性。
分頻電路用上『音響級』電容器
分頻電路用上特製音響級薄膜電容器,令失真更低。另外,純音響級焊料亦能減輕傳訊上的訊號遺失。耳機也使了用鎂合金內殼,可將動鐵單元牢牢地固定在適當位置,藉此減少不必要的震動或共振,從而降低聲音失真。此機阻抗是20 Ohms,頻率響應是5Hz至40kHz,靈敏度是103dB。
外殼配備全新密封式隔音結構,有效阻隔外來噪音,側蓋則為鎂合金。隨機附送1.2米鍍銀OFC 3.5mm及4.4mm平衡接線各一條。亦細心地提供6款三重舒適耳塞與7款混合式耳塞,配合掛耳方式能穩固地配戴。
Sony IER-M7 / IER-M9 黑神雙子聽感分享
IER-M7和IER-M9都是為舞台工作的音樂人而設的監聽耳機,是次測試特別安排以專業舞台音響試聽。為免阻碍工程人員的工作,故先將歌手採排演唱的歌曲錄起,再換上 IER-M7及 IER-M9接駁於專業音響系統中進行試聽。兩對耳機俱佩戴貼耳,機身也十分輕巧,舒適之餘隔音亦非常良好。當中5動鐵單元的IER-M9,加上獨立超高音單元,在高音延伸及通透感放面較4單元的IER-M7優勝。兩機低頻反應同樣迅速,動彈感十足,聲音爽快。至於專業人士較為著重的人聲部份,感覺清晰,人聲亮麗帶有細緻。音樂層次分明,分析力高,特別是樂隊的演出,需要調校各款不同樂器的音壓,故此兩耳機出色的較平衡感變得非常重要。IER-M9的女聲表現更是一絕。試聽過兩機表現後,個人認為IER-M9充滿著空氣感和通透感,高頻伸延廣闊,人聲還原度甚高,除令舞台專業人士可以調校出更準確的樂聲,音響發燒友亦能從中得到樂趣。而IER-M7的平衡感,更接近一般人心目中監聽耳機的印象,清晰地把各種細節傳入耳中,亦能安心舒適地欣賞音樂。
雖然兩耳機都屬於專業級發燒耳機,但絕對比市面上大多的監聽耳機易推,把訊源換上一般好一點的手提播放機已經魅力十足。當然,對比那些入門的耳機還是沒那麼易推,而且動鐵單元也要煲久些木才「開聲」,亦會令初接觸的朋友會覺得較想像中難推。可是會用這個級別耳機的用家,相信也不會單以手機推吧,就算不用手提耳擴,亦會以較為發燒的播放機為配搭吧!所以只要選對配套、給點耐心煲機,絕不會令用家失望,也不會要花大大功夫才能發揮實力。兩款耳機的取向及聲底,都和品牌過去的耳機有點點不同,低頻的比重稍稍降低,也因而更能突顯飽滿的人聲及到位的高音。
Signature Series 旗艦入耳式 Sony IER-Z1R
這款 Signature Series的 Sony旗艦入耳式耳機,採用動圈、動鐵結合的Hybrid設計,先是以12mm動圈單元負責全音域頻段,高頻使用了動鐵單元,而最大賣點是使用了5mm動圈單元來處理超高頻。
為著可實現 3Hz 至 100kHz 頻率響應特制
為了實現3Hz至100kHz的頻率響應,內置3個單元也經過特別的高音質設計。12mm動圈單元用上鋁塗層LCP液晶高分子振膜,結合鎂製圓頂,不單擁有LCP的柔軟度和靭性,也因鎂製圓頂的高剛性而令振動時不易變形。所使用的動鐵單元,內裡採用鎂製微小振膜,聲學特性比鋁、鈦、銅等更佳。而5mm超高頻動圈單元,則使用了鋁塗層LCP振膜。
Perlage 圖案面板 鋯合金外殼
在外形上充滿華麗感覺,用上Perlage圖案面板,機身就用上鋯合金外殼。隨機的可換式耳機線包括了3.5mm立 體聲線及4.4mm平衡線。線芯是鍍銀無氧銅導線,可減低電阻和訊號傳輸流失。此機阻抗是 40 Ohms,從數字看不算太易推,亦不是超難推,而實際上此機非常易推,不能說只用手機就推得起,但只要一部好的播放機,例如用Sony NW-WM1A已經推得有板有眼,已能全面體會IER-Z1R的高質,再加上耳擴更是如虎添翼。雖說此機是旗艦型號,也是品牌售價最高的入耳式耳機,很多朋友也懷疑身價與質素是否成正比?其實市場中售價更高的入耳式耳機為數並不少,對比之下,集合品牌最高技術及自家風格的IER-Z1R,絕對值得如此身價。
Sony IER-Z1R 聽感分享
之前也有提及,Sony的專業耳機因為大量應用於日本錄音室,而繼承風格的Sony民用耳機,用來聽日本歌手的音樂自然適合不過,首先就會以NW-WM1A作訊源,並連接4.4mm平衡接口,播放宇多田光的《First Love(2014 Remastered)》,規格是24bit/96kHz的FLAC。大家可能聽過不少高價入耳式耳機,大多也是利用更多的單元來令三頻的響應更寛,但此機特別的是在單元振膜中加入不同特性的塗層,使頻率響應能達到Hi-Res的要求,這也是品牌硏發能力的證明。
說回音質,由於此機不難推,單是一部播放機已經令三頻飽滿,尤其低頻,很少耳機可單以一部播放機就推得如此能量充沛,還要非常有層次的突顯Hi-Res音樂的優勢,而女聲的甜美只此一家,好就是好,相信不單是Sony迷才感受得到。此機表現全面,沒有所謂適合播放那一類音樂,但個人還是較為喜歡用來聽一些編曲豐富的歌曲,因為更能把耳機出色的層次感盡情地發揮。因為這耳機有一種叫人不想放下的魔力,會忍不住一首接一首的聽下去,換句話說就是耐聽,雖然有著很高的分析力,但不會令人聽得緊張或疲倦,這方面與很多高清取向耳機著重的刺激性大不相同。
接下來,日本女歌手BENI的《Covers》大碟中的〈瞳をとじて〉,再一次感受到日本女聲的魅力,把歌手的穿透力表露無遺,亦不會於高分析力下失去感情。意猶未盡,再聽DSD版本的Michael Jackson〈Thriller〉,一開始彷如電影場景的效果音,空開感和定位就如聽到環繞聲般,真的分到狼嚎的方向,加上毫不令人意外的節奏感,配合和音樂融合又不會混雜的歌聲,完全表現出耳機的高質和對不同歌曲的駕馭能力。之後也用上了其他配套來試聽此耳機,順理成章的把越好的訊源去餵它,便有更充裕的實力去表現,在自家的器材中,好像沒有一部能令此機見底和受到考驗。旗艦就是要這樣,待用家在升級過程中不斷製造驚喜。
《Sony 聲學工程師分享 IER-M7/IER-M9/Z1R 開發理念》
舞台監聽耳機的需求迅速增加中,最初只是供音樂人及歌手等專業人士在舞台表演中佩戴,但因為擁有隔音及音質等優勢,漸漸在音響發燒友間流行。在2018年秋季,Sony憑藉新開發的IER-M7及IER-M9兩款入耳式監聽耳機進入市場,同時也推出IER-Z1R旗艦耳機,以品牌的實力令發燒耳機和監聽耳機結合於一身。以下就聆聽新系列的設計師,Sony產品設計部聲學工程師桑原英二先生分享開發的理念。
舞台監聽的聲音是怎麼樣呢?
顧名思意,舞台監聽是給音響工程師於錄音時所採用,監聽從收音咪接收的歌聲作出調校,以達致工程師心目中的效果。另一方面,舞台上的歌手也需要一款可以幫助他們盡情發揮最好表現的「工具」。舞台監聽當中有三個基本的要素,首要是歌聲的來源,歌手必須準確地演唱歌曲。一對監聽耳機的重性是能夠幫助我們收聽到歌聲中不同的細節,包括呼吸聲和微細聲音都可一一呈現,即使結他和Bass等樂器也是如此。
其次是恰當地將原有樂聲與調音部份兩者之間取得平衡。重點是要在舞台上的歌聲配合專用器材下可呈現更清晰的人聲。舞台監聽是以原有錄音,在沒有『味精』加工下將歌手的情感及歌聲直接重播出來,如果將原有音色加工混音就沒法以最真實的樂聲呈現。不過現今流行的演唱會中,大都會作出輕微修飾,至於古典音樂表演時,則會以原有樂器下的收音一一呈現。最後一項要素的是旋律節奏,歌手與結他手之間為了確保表演時的時間精準性,都需要聆
聽由鼓手及低音結他手所發出的節奏,以更準確進入歌唱和節奏當中。IER-M7及IER-M9重點還原真實的音色,可清楚地感受聲音中動與靜。完完全全地反映出音樂人的表現,能有效地作出反應提升不足的部份。具體地說,與傳統耳機相比,在如何製作低音這一課題上有著很大的改變。
為甚麼IER-Z1R以動圏作超高音?
市面上的高解像多單元入耳式刀耳機,多以動鐵單元處理高音或超高音,但IER-Z1R雖以動鐵處理高音,但就以自家研發的5mm動圏單元負責超高音。據桑原先生表示,要達到100kHz高頻,便要令高頻失真減到最少,故需要高頻單元能直達耳膜。一般動鐵耳機都會針對高、中、低頻進行獨立導管設計,但這樣會影響高頻表現,若導管因設計問題而扭曲,對高頻的影響會更大。故此,在設計上把超高音單元和耳膜呈現同軸配置,令超高音直達耳膜,從而完整表現高音的頻率。
安裝多路單元有否遇到難題?
多單元耳機,不是只把單元順著排列後裝到耳機內便完成。當中需要就著不同聲音的曲線以及整個電路作出多次調校,以達致最完美的聲音表現,整個過程是相當漫長,是最為艱難的任務。
耳機是否有100KHz的必要呢?
一般發燒友都知道,人耳的的聆聽範圍最高只是20KHz頻率左右,但IER-Z1R的頻率響應達至100KHz,是否有此必要?桑原先生表示這樣設計的原因,是人耳雖只能接收20KHz頻率,但經過實驗的結果,若是播放一些超越人耳範圍的聲音,聽感還是有一定的影響。所以提高頻率響應是為了令耳機達至更高音質,並符音樂發燒友對Hi-Res Audio的要求。